html模版“正劇”需求回歸背後到底是哪些力量在推動?
原標題:“正劇”需求回歸 背後到底是哪些力量在推動?

無論《見字如面》《朗讀者》 還是《大明王朝1566》十年後的重播熱,都在印証著某種對於 “正劇”需求的回歸,背後到底是哪些力量在推動這一切?

“我對每次都被列入現象級節目並沒有太多欣喜,‘現象’意味著流行也意味著短命。真正有價值的節目應該經得起時間考驗,應該長壽。現在就宣佈傳統題材節目成瞭潮流,如果大傢都這麼說,我沒權利反對,但覺得這同樣是一種浮躁。”《見字如面》總導演關正文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他認為一個節目成敗的關鍵在所有細節的創新和努力,《見字如面》如果隻是一個讓明星讀信的點子,毫無價值。

“白巖鬆現在還不用微信,我給他發文件、資料都隻能用郵件。他說你不用著急,真正好的東西在經歷過時間的沉澱後一定會來到你的眼前。我覺得他說的話一直在被驗証。”談及《朗讀者》這檔節目的價值,制作人董卿這樣說。

不隻是綜藝類節目開始生發出瞭“正劇”的傾向,電視劇領域,正劇也在回歸。

2017年開年,從《於成龍》亮相到《大明王朝1566》重播,再到《大秦帝國除油煙機之崛起》在央視黃金時段的播出,與同期播出的《大唐榮耀》《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走IP路線的古裝劇形成對照,這些歷史正劇重新回到瞭熒屏,並受到互聯網觀眾的熱捧。

《大明王朝1566》被優酷購買瞭網絡獨傢播放權。《大秦帝國之崛起》除瞭在主流視頻平臺播出外,甚至在以90後、00後年輕人為主的B站上也非常流行。

似乎,突然之間,人們在對小鮮肉和IP的追逐之外,也開始瞭對於嚴肅內容的需求回歸。

換換口味?

“一條街上如果隻有一傢飯館,那生意不會好。你看簋街,傢傢都好過得多。《見字如面》《朗讀者》等節目一塊兒出現,我認為是好事。”在《見字如面》總導演關正文看來,這兩檔節目的熱播相互借力,而他們共同的競爭對手,是一線“網綜”。

《見字如面》這檔節目的播出也經歷瞭波折。關正文最初把節目策劃方案給瞭騰訊視頻平臺,騰訊的內容主管們給這個方案極高的評價,但進入到市場推廣環節,因為這類題材此前少有人觸碰,超越瞭以往的經驗,掏錢的人就拿不定主意瞭。

“我們對受到觀眾歡迎有極強的信心,跟我們同樣有信心的還有黑龍江衛視和環球網。我們共同決定先做出來,然後用節目的實際影響去說服廣告主。”關正文說,節目首支單曲推出的當天,點擊量超出大傢的預期。節目顯示出熱播的可能性後,騰訊的市場機制立即全面啟動,集中資源大力推廣。人際傳播效應全面形成,點擊數據進一步快速增長。

就在4年前,關正文的經歷跟當下如出一轍。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也是他的作品。最初,關正文團隊想獲得平臺、廣告市場的認同也很困難。最終節目在央視十套首播,該頻道當時在全國上星頻道的收視排名30名開外。有傢企業出瞭500萬元冠名費。

關正文清楚地記得第一期播出的當晚,有朋友打電話告訴他節目在互聯網上火瞭——全網熱議排名第一。緊接著,第二期播出就刷新瞭該頻道近10年的收視紀錄,第三期節目進瞭央視一套,次年的節目總冠名達到8618萬元。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拿到瞭國內幾乎所有電視獎項,每個頒獎人對這個大會的歸類都不一樣。這也顯示瞭此類欄目的確是超出瞭以往電視節目分類的經驗。“其實,所有的創新都會超出一般人的經驗,超出別人經驗你還想讓別人認同,這本身就不現實。”《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方案在關正文手裡停留瞭6年,“到最後成瞭我的一個夢瞭。大傢知道我能做好節目,但又會覺得你這次的想法不靠譜。”關正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從國內綜藝欄目的歷史來看,業內人士認為綜藝節目大致經歷瞭港臺廚房油煙處理模式、歐洲模式、韓國模式三個階段。

在上世紀90年代,與《綜藝大觀》同期的《正大綜藝》,是內地引進港臺綜藝節目模式的發軔。1999年,也是中國綜藝節目自身發展周期的第一個歷史階段。當年,所有省級電視臺的綜合頻道陸續全部“上星”,由於成本高企、競爭壓力大,綜藝節目迅速成為瞭各省級衛視的救命稻草。這一階段以央視的《幸運52》《開心辭典》,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和北京臺的《歡樂總動員》為代表﹔第二個階段是以從《超級女聲》到《中國好聲音》為代表的,從歐洲引進選秀綜藝模式﹔第三階段是主要來自韓國的諸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等室外真人秀模式。

對於觀眾的審美變化,關正文有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觀眾的主流審美需求一直都在,隻是市場上沒有合適的欄目來滿足這種需求。從2013年起始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就是因為觀眾存在強烈需求而變得火爆的,後來的《中國成語大會》《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節目也是如此。

有評論把此類文化類欄目熱播的原因歸結為當下娛樂至死的節目泛濫,所以觀眾需要“換換口味”。關正文認為根本原因是人類的審美需求本來就有極強的規律性,文化也有非常強的自我修復功能,它會回到大眾主流的文化需求上去。

“人為什麼要消費文化產品,為什麼會迷戀閱讀、看電影?因為個體的直接經驗永遠是有限的,而他面對的生活可能性卻是無限的。提高自身的經驗儲備就要借助他人的經驗。世界上那麼多國傢的文化產品都驗証瞭感官層級的節目不是主流,有經驗滋養價值的精神產品才是根本的消費動力。《見字如面》不過是回到瞭這一常識的選擇,因為這個需求是恆定的。”關正文說。

《見字如面》欄目一開始的設計定位就是:有傳播度的高價值節目。它不是雞湯,或是白開水。觀眾的辨認能力超強,節目中的信件被觀眾越讀越細、越讀越厚——這是人類文化生活中特別美的場景。

市場的又一次轉身

“終於播瞭……” 演員張博激動不已。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的《大秦帝國之崛起》裡他飾演秦昭襄王。跟隨中國電視劇產業變遷的多年中,張博感覺當下的市場有回歸理性的趨勢。

據公開資料顯示,2000年以後,一大批具有嚴肅歷史內容的歷史劇相繼推出,並由此奠定瞭中國歷史正劇的基本特征和藝術風貌:內容上,以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為表現對象,描寫歷史發展進程,探討歷史發展規律,總結歷史興亡衰替的經驗教訓,謳歌為歷史做出貢獻的人物。藝術上,基本採用宏大敘事,歷史視野開闊,正劇品相鮮明,其中的代表作品有《漢武大帝》《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貞觀長歌》《船政風雲》《張居正》《大秦帝國之裂變》等等。

這批歷史正劇,造就瞭中國歷史劇的輝煌。此後,一些新的歷史表現手法進入瞭歷史劇創作領域,並逐漸取代瞭歷史正劇的地位和影響,形成瞭今天“古裝劇”為主的局面。

這期間,中國的電視劇觀眾也受到瞭市場的娛樂化沖擊。歷史正劇甚至一度在熒屏上消失。

2007年,《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衛視首播,被放在湖南臺綜藝節目後的10點檔,以不足0.5%的平均收視率收官,自此扔到庫裡就再沒播過。同期播出瞭另外兩部歷史正劇——《貞觀長歌》《臥薪嘗膽》,收視率同樣走低。

但如今回頭看去,年輕一代的口味開始佔領話語權的大勢也正是在那一年開始醞釀。轉型中的湖南衛視主打的是“快樂中國”,《大明王朝1566》所隱喻的權力紛爭和政治抱負都不是年輕觀眾感興趣的東西。歷史大劇的沉寂與觀眾口味的變化以及社會文化處於轉型期等都有關系。

自從2015年“一劇兩星”政策實施後,電視劇行業迎來重新洗牌。壓力之下,一些電視劇公司曾經嘗試轉型,有的收購廣告公司,比如新文化、長城影視﹔有的轉型體育,比如華錄百納﹔還有的轉投電影,比如唐德影視。

不過,視頻網站的崛起,為電視劇內容方提供除瞭傳統衛視以外的又一播出平臺。龐大的網絡收看人群帶來的巨大市場潛力,使得許多試圖跨界轉型的電視劇公司重回主業,並把重心放在“良心劇”的制作上。

“《大明王朝1566》作為一部豆瓣高分神劇,十年來一直保持著很好的口碑,網友對這個劇的呼聲很高,優酷也一直在關註,這次正好趕上《大明王朝1566》原湖南衛視所有的版權到期,重慶衛視選中將其作為2017開年大戲,所以我們也買瞭網絡獨傢播出權。”優酷市場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談起當年《大明王朝1566》首播收視率低的原因,該劇制片人劉和平認為是時勢使然。2007年首播平臺在湖南衛視,它的基本觀眾群與目標觀眾重合度小。再加之播出時段安排在10點之後的非黃金檔,也是個問題。

十年之後,無論是觀眾還是播出平臺,都把《大明王朝1566》當做是一部全新播出的好劇來看待,這就說明瞭優質的作品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導演張黎後來的合作夥伴、制片人胡凡當時還在湖南臺工作,負責《大明王朝1566》的音像制品發行,靠著口口相傳,《大明王朝1566》的第一批觀眾靠著買碟片看完瞭這部劇。那年《大明王朝1566》的碟片賣瞭5萬多套,一般情況下,一般電視劇賣到5000套就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

最近《大秦帝國之崛起》在央視平臺與網絡播出平臺的全面熱播,令出品人焦陽感到非常欣慰。焦陽曾對媒體表示:“大傢一聽《大秦帝國》,都覺得是好劇,但會感覺不適合我們平臺播。”相反,互聯網反而對歷史正劇更“包容”,這恰恰說明歷史正劇並非與年輕觀眾絕緣,觀眾的口味愈發多元,類型化市場的發展也令觀眾對類型劇的粘合度更高瞭。

影視劇的類型本來就應當是多元的,不同的人能選擇自己喜歡看的作品,這才是健康的市場環境。“類型劇的分化是件好事,雖然流行劇在傳播度和變現能力上的優勢或多或少擠壓著市場的類型化發展,但吃過瞭亂七八糟的快餐後,我還是想吃正經的這道菜。想吃清淡一點,有營養的。大傢還是召喚這類電視劇的回歸。”《大秦帝國》的演員張博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在關正文看來,用市場機制配置資源,已經呈現出比傳統的人為配置資源的先進性。“我們在很多領域已經確認瞭市場的主體地位,在文化領域,市場的積極作用卻仍是難以確認的。這裡面有一個文化自信的問題。”

政策助力

“有句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因為我始終在創作一線工作,我知道水溫的變化。這個決定在油煙異味處理我心裡掙紮瞭兩年。”董卿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朗讀者》欄目導演劉欣此前並不理解董卿為什麼一定要做這種可能費力不討好的“朗誦”類欄目。

從1994年進入電視臺工作,董卿坦言前20年的使命已經完成瞭。無論是從當今的時代背景、還是個人的職業生涯來看,都是時候開始做新的東西瞭。

2012年,“重新開始”的聲音在她心裡還很模糊。直到2013年年底從央視短暫離開後,董卿帶著“每個人生來就有的使命感”開始籌備《朗讀者》欄目。把欄目策劃方案上報給臺裡後,領導幾乎一致通過。“覺得就應該做這個事情瞭,國傢電視臺要有文化示范、文化引領啊。”央視綜藝頻道總監郎昆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籌備《朗讀者》期間,董卿還主持瞭《中國詩詞大會》。共青團作為《中國詩詞大會》的聯合主辦方,在策劃方面為欄目提瞭很多建議。比如有些作者雖然作品很好,但人品、修養並不符合主流價值觀,需要嘉賓點評出來﹔在第二季中加入瞭毛澤東詩詞的解讀,欄目不在隻局限於詩詞本身,同時加入瞭選手正能量的故事。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是引導青少年樹立文化自信的一個重要內容,國傢也有這方面整體的導向。共青團希望通過弘揚傳統文化來涵養核心價值觀,激勵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一年一度的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包括習主席召開的文藝座談會把信號傳遞出來後,電視臺也意識到這個導向。”團中央宣傳部文化體育處處長呂通義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是為瞭培養觀眾觀看主旋律影視劇、欄目的習慣,共青團現在講究策略性地進行‘潤物細無聲’的價值觀傳輸,而不是簡單的說教。首先有人看,才能夠傳遞主流價值,這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我們也在跟市場合作,策劃做主旋律的商業片。觀眾現在看到帶有政府機構背景的影視作品,就認為是輸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不夠,實際上並非如此。”

在《中國詩詞大會》之前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是由關正文創辦的公司實力文化原創、中央電視臺參與廣告分成的市場化節目。在節目推廣的過程中,國傢語委、教育部給瞭非常大的支持——每年《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初選會動員全國所有學校積極參與,最高峰時期參與初賽的人數近1000萬。

3月3日下午,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的“部長通道”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第一個接受採訪。在回答完擇校熱的問題後,陳寶生又和記者們分享瞭《中國詩詞大會》勾起的回憶,表示《中國詩詞大會》這一節目為傳統文化進校園做出瞭鋪墊。陳寶生告訴記者:“很多人看瞭節目之後,激活瞭腦海中過去背的那些詩詞的記憶。” 《人民日報》也刊發瞭《“詩詞大會”激活文化的記憶》的評論文章。

而在關正文看來,比起官方的認可,更重要的還是要呼籲國傢在文化傳播領域重視建立對市場機制的信任。包括《見字如面》在互聯網平臺取得的高點擊量,就是市場資源配制同樣具有承擔主流傳播責任的體現。他認為對市場機制的信任實際上也是對人民群眾主流文化需求的信任,市場主體照樣可以承擔傳播主流價值觀的責任。

“觀眾、市場很可愛。在我看來互聯網受眾與線下受眾的需求是一致的,全民早晚都是網民,未來不存在‘網民’這種特殊群體。”關正文說。

復興?

“在我看來,像《朗讀者》這樣的人文綜藝,是跟主流娛樂的一種博弈。十年前有《百傢講壇》,這兩年,大眾疲憊的審美轉向瞭《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朗讀者》,它們不靠流量明星刷關註,不喧嘩自有聲。”知乎作者@miss絮雨梵如此評論。

雖然今年已經播出的《於成龍》《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之崛起》這三部歷史正劇在口碑與收視上皆有不俗成績,但是和現在的一些“流量劇”“爆款劇”相比,還是不在一個量級。

中國作傢協會書記處書記閻晶明認為,歷史正劇的這次潮流有兩大背景,“一是傳統文化熱潮,二是隨著今日中國國際影響力的變化,整個社會漸漸生發出的‘復興期待’。於成龍和海瑞的反腐肅貪、整頓吏治,秦國崛起,雖不能跟今天社會一一‘對號入座’,但毫無疑問暗合時代的心理焦點,是歷史在今天的回響,是今天同歷史的對話。”

歷史正劇正在走向前臺,因為人們正希望從歷史劇中讀出歷史文明、歷史事實,希望從中得到現實啟迪、當代啟示。成功的歷史劇創作必然具有文化傳承和精神傳遞的功能,缺乏歷史隱喻和當代啟示的“古裝劇”,很容易成為無源之水,在認知歷史的層面上失去功效。可以說,在經過對歷史的“小寫”潮流之後,社會對新的歷史正劇的需求出現瞭反彈,新的宏大敘事呼之欲出。

《大秦帝國》等作品就是應運而生、應合時代要求而出的作品。它們是對一個歷史時代的宏大表現,它們所激發出的話題已經超出瞭電視劇人物故事的范疇,進入瞭對政治、文化甚至法律的討論。不同的觀點正是對遙遠歷史的激活,是歷史正劇才能帶出的話題,也必將為現實中國帶來很多關聯性的話題討論,增強社會大眾的國傢意識,激發人們的傢國情懷,增進人們的文化自豪感。

相反,也有觀點認為《大秦帝國之崛起》《於成龍》的熱播,甚至《大明王朝1566》的回歸,背後反映的最明顯現象不是歷史劇是否回春,而是歷史正劇的創作路徑之難。市場的殘酷選擇、生存空間的日益狹小,使得歷史正劇的創作路程可謂艱辛,而這其中又要註重正確史觀的樹立及劇本改編的局限性。

之所以有這樣的看法,是因為廣電總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1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的劇目共103部,其中古代題材有21部,而歷史正劇不超過5部﹔而從現在市面上來看,曾經的那些經典歷史正劇除油煙機推薦如《康熙王朝》《漢武大帝》等,也不超過十部,即使在央視呼籲此類題材回歸的旋律下,未來一年《軍師聯盟》《天下糧田》等也仍然未確定播期。

由此可見,無論是已播出的還是未播出的,歷史正劇的出現仍然還是少量的,這個國內電視劇市場的短板,要迎來復蘇,似乎還任重而道遠。

而這個現象的形成,除瞭有市場的選擇原因,恐怕還有更深層次的自身原因,即眼下最需要關註的問題。除瞭歷史正劇的回歸熱潮,還有最切實際的歷史正劇的創作問題,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究竟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與困難。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教授楊洪濤認為,電視劇市場從來不缺乏對歷史劇的渴望,隻是近年來歷史劇創作的腳步放緩,主要的原因是一部分資深編劇近年創作乏力,而年輕編劇急功近利,追逐資本,缺乏工匠精神。

但這不妨礙出品人焦陽在籌備《大秦帝國》最後兩部的拍攝,導演關正文正在籌備的另一檔讀書類節目,而制作人董卿上報的另一檔節目也得到瞭央視臺裡的認可。

“好的劇本現在雖然少,但觀眾都不是傻子。他們都是有鑒賞能力的,他們也需要看到好的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中飾演白起的演員邢佳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現在,我們接受瞭很多以前沒接觸過的思潮和事物,面對轉型期的價值觀巨變,面對多元文化的沖擊,我們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有瞭這樣豁達的觀念和包容的胸懷,在創作的時候,就不會那麼偏激。幾個人在一起討論一個題材的時候,就不會劍拔弩張地相互指責。”制片人劉和平認為《大明王朝1566》所要表現的歷史就是——光明與黑暗並行。

在劉和平看來,無論是哪個歷史時期,重要的都是觀眾能夠在觀劇之後要有強烈的現實觀照和情感共鳴。當下的中國雖然處在文化轉型期,大IP、小鮮肉熱鬧一時,但從業者都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

本文首發刊載於《中國新聞周刊》總第797期(記者 李行)

(責編:湯詩瑤、陳苑)

C3225D51546B2C0D
arrow
arrow

    sjmq1ur00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